编者按:当前,全球贸易正经历复杂调整,但整体呈现韧性复苏、结构优化、区域合作深化三大趋势。不沿边、不靠海的湖南,正以多元姿态闪耀国际市场。5月20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我为外贸赶订单——从湖南发往世界》系列报道。深入企业一线,用笔触记录流水线上的忙碌身影,用镜头定格赶单路上的奋进脚步,通过一个个热气腾腾的奋斗故事,解码湖南外贸逆势上扬的韧性密码。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杨 张必闻 通讯员 邓祎可 长沙报道
五月初夏,全球各地即将迎来暑期出行热潮,邵东箱包产业也进入了外贸销售的黄金旺季。
在湖南省醇龙箱包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邵东市箱包产业协会会长、公司董事长李刚清正专注地翻看着手中的订单清单:“以色列的客户订了运动休闲包,瑞典的客户订了商务包,澳大利亚的客户订了学生书包……”李刚清如数家珍般念叨着,每一笔订单都承载着外贸市场的认可。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的公布犹如一场外贸及时雨,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的消息传来,让邵东的箱包企业看到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26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自动化生产线提效30%
湖南省醇龙箱包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厂里,工人们正在马不停蹄赶订单。
“我们已经2个月没休息了,26条生产线全部满负荷运转,工人们马不停蹄地赶订单,就为了能按时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李刚清笑着说。
箱包产业想要行稳致远,既要“走出去”,也要“做上去”,邵东人深谙这个道理。
“长久以来,邵东箱包在国际产业分工里大多处于相对下游的位置,靠着低端代工维持生计。要想往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技术创新是唯一的出路。”李刚清一语道破关键。
2023年11月,对于邵东箱包产业而言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醇龙箱包携手中南大学、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成功研发出邵东市首条箱包自动化生产线,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5月20日,记者走进醇龙箱包的生产车间内,眼前机械臂灵活舞动、分工协作,只有一名技术人员操作着机器。短短几十秒内,原材料经过全自动化供料、吸塑成型、精确切割等工序,变成了一个箱壳。
“过去接一单外贸生意,得先算算工人够不够。因为布料绵柔等特性,箱包产业的自动化生产线,一直是个难以攻克的问题。”湖南省醇龙箱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婷介绍道,“现在有了自动化生产线,箱包生产效率提升了30%,人工成本节省20%左右,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湖南省醇龙箱包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邵东市首条箱包自动化生产线。
除了这条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生产零部件的半自动生产线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升级。
朱丽婷是操作花样机的工人,她主要负责箱包复杂部位的缝制工作。包袋上的精美图案、logo刺绣以及特殊形状的拼接等细节,都离不开她的巧手。
“以前用老式缝纫机的时候,图案全靠手工描线,缝出来的花样歪歪扭扭的,效率还特别低。现在的花样机厉害多了,只要把设计好的程序输进去,机器就能精准地绣出各种复杂花样,速度快不说,绣出来的图案还特别美观,质量也十分稳定。”朱丽婷一边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一边介绍。
技术创新的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邵东箱包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早在2022年,邵东市箱包企业研发投入就已经达到9.98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3.95%。
这一组亮眼的数据,彰显了邵东箱包企业家们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和决心。
20公里产业圈无缝协作 百余国订单蜂拥而至
湖南省阳光箱包有限公司的工厂里,工人们正在赶制外贸订单。
如果你想生产一个箱包,只需以邵东市城区为圆心,在20公里半径内就能轻松找齐所有配件。
邵东市构建起了一条集原材料供应、箱包皮具及配件研发设计、生产、检验、销售、品牌策划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仿佛一座“没有围墙的全球工厂”,源源不断地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输送着各类箱包。
作为“中国皮具箱包生产基地”和“国家箱包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邵东箱包产业规模稳居全国前三。在书包细分市场,邵东更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占据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
走进任意一个校园,每10个学生书包中,就可能有7个产自邵东市。
邵东箱包开启“出海”征程,要从千禧年后说起。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邵东人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勇敢地睁眼看世界。
“我们意识到,箱包不仅要实用,更要时尚。”李刚清回忆道。2008年,创业已有2年时间的李刚清在互联网投下第一则英文广告,意外引来埃及客商主动找上门。
“那名埃及客户来到我的工厂考察。当他看到产品质量和做工,又了解到合理的价格后,特别满意,当场就下了一笔1万多个学生书包的订单,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美金。”回想起第一次做外贸的经历,李刚清至今仍历历在目,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如今,李刚清的企业早已建起近7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他将智能芯片、电子元器件和传统箱包相结合,让箱包从“制造”走向“智造”,成功研发出太阳能背包、智能儿童书包、智能商务背包等多个系列的智能产品,远销非洲各国、欧美多国、俄罗斯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从在家中拉窗帘搞生产到建园区卖全球,邵东箱包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类从最初单一的书包,发展出手提包、旅行包、拉杆箱等7大系列5000多个品种。
2万多家市场主体直接和间接带动20多万人就业,规模企业超160家,上下游企业如同毛细血管般密布,共同支撑起邵东箱包的“生态圈”。
政策护航品牌出海 国潮风设计征服加拿大客商
湖南省阳光箱包有限公司的工厂里,工人们正在赶制外贸订单。
尽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暗流汹涌,但邵东人骨子里似乎天生带着草根基因的强大适应性,对外部环境变化总有腾挪应对的“灵泛”。
近年来,为助力箱包行业紧跟时代步伐、精准契合市场需求,邵东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市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宏观指导与调控扶持力度。
同时,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辅助政策相继出台,如《鼓励中小微企业进入标准化园区发展的优惠政策》《邵东县出口商品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
这些政策从技术指导、资金倾斜到信息服务,全方位为邵东箱包出海护航。
5月5日,在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现场,李刚清与一名加拿大客户郑重签署合作协议,这批订单的主角是一批独具魅力的国潮风箱包。
在为期5天的广交会上,这名加拿大商人连续4天特意来到醇龙箱包的展位小坐。“竹雕、香云纱、真丝和真皮箱包碰撞在一起,别有一番东方韵味,我特别喜欢这个设计,打算订购一批。”加拿大商人赞不绝口。
这批别具一格的国潮风箱包,正是醇龙箱包为打造品牌知名度精心推出的匠心之作。
“以前赚的是布料钱,现在赚的可都是创意钱。”李刚清笑着展望未来,“箱包光质量好还不够,还得有深厚的品牌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真正打响知名度。说不定有一天,背上醇龙箱包也能成为成功人士的一种身份象征呢。”
截至目前,邵东箱包行业已拥有注册商标721件、马德里商标24件,还涌现出“醇龙”“阳光8点”“益豪”等20多个知名品牌,在品牌建设方面成果丰硕。
邵东市箱包服装进出口企业协会会长刘纯鹰分析道:“邵东箱包在国际市场上优势显著,性价比优势尤为突出。即便美国加征关税,邵东箱包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依然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美国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刚性需求依旧存在,最终美国仍需从国际市场采购,只不过其消费者购买成本会大幅增加。”
从“小商品”到“大产业”,从“贴牌代工”到“品牌出海”,邵东箱包正以韧性为帆、创新为桨,驶向全球价值链的更高端,“邵东制造”正在蜕变为“邵东创造”。
来源:红网
作者:王杨 张必闻 邓祎可
编辑:李丽
本文为工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