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重磅政策出台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郭倩 向家莹 编辑:郭雅倩 实习生 黄雯翕 2025-08-06 09:18:42
时刻新闻
—分享—

记者8月5日获悉,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同时,《意见》对照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提出18项针对性支持举措,明确加强金融服务能力和长效机制建设,增强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强度精度效度。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金融作为重要的要素资源,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和“加速器”。相关部署聚焦重点领域,分类施策、有扶有控,将助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

聚焦重点领域 提出针对性支持举措

《意见》对照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包括“支持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产业合理布局和拓展发展空间”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支持举措。

例如,在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方面,提出“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引导银行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

此外,在提升科技金融质效、支持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方面,提出“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时空信息、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在强化数字金融赋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提出“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数据和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支持,积极运用融资租赁、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等。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柳颍表示,当前我国处于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此次《意见》提出的硬招、实招,将有力有效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更加便利化的投融资服务,为关键技术和产品的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多渠道引入长期资金,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近年来金融业加大了对制造业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其成效已逐步显现。此次《意见》作出的部署,也是金融业自身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金融支持产业升级 长效机制建设加码

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支持银行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的授信评价模型,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在防范交叉性金融风险、保障客户隐私的前提下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围绕加强金融服务能力和长效机制建设,《意见》也展开具体部署,促进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

《意见》建立完善跨部门协同推进、政策激励约束、地方政策配套、风险协同防控等四方面机制,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和宏观信贷政策引导作用,增强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强度精度效度。

在董希淼看来,《意见》将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健全资源配置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综合服务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金融机构、金融管理部门和行业、企业在政策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提升金融服务新型工业化的效能。

“《意见》解决的核心问题包括目标、内部机制、单一信贷服务不足以及能力不足等问题,比如,通过健全内部机制安排指明了服务新型工业化的方向,解决了金融机构内部在服务新型工业化方面的顾虑。”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任涛表示,上述举措对加强金融服务能力和长效机制建设具有积极作用,通过明确加强内部机制和能力建设,有助于缓解金融机构服务新型工业化的诸多顾虑。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还强调加强各类金融工具的联动配合。包括“推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融资担保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在防范交叉性金融风险、保障客户隐私的前提下,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鼓励保险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在风险可控、商业自愿前提下,通过股权、债券、私募基金、融资租赁等形式,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等。

对此,任涛指出,目前主流金融机构普遍拥有多个牌照和资质,通过各类金融工具的联动配合,既可以缓解经营主体在抵质押等方面的不足,亦可以尽最大可能发挥综合性金融机构的效用。同时,由于不同金融工具对风险的关注点有所不同,综合金融服务生态的构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叉金融风险和不同金融工具无序竞争带来的“内卷”问题。

强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

加快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离不开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同联动。此次《意见》明确加强组织领导和协同推进机制、强化政策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地方政策配套机制、建立健全风险协同防控机制等具体举措。

其中明确,健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机制,建立完善重点产业常态化项目推荐机制,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持续加大项目推送、融资对接和要素保障力度,推动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贴息政策,用好用足碳减排支持工具、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和中小企业发展。

“系列部署有助于通过信息共享和政策协同缓解金融机构在服务新型工业化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政策激励等方式缓解金融机构服务新型工业化的资金成本问题,同时通过风险协同防范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来缓解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后顾之忧。”任涛认为。

围绕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李柳颍建议,各部门各地应加快完善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细化落实举措,定期评估效果,让政策红利尽快落实到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链等。

董希淼则建议,未来应进一步完善配套机制,比如,细化“创新积分制”的评估标准,建立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市场等;在长期资金引导方面,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设计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耐心资本”投入。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郭倩 向家莹

编辑:郭雅倩 实习生 黄雯翕

阅读下一篇

返回工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