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13日讯(记者 常红)当千年古都遇见楚汉风华,当“硬科技之都”碰撞“智造之都”,一场关于“未来”的对话即将开启!
7月14日-15日,西安⇄长沙双向奔赴聚焦“山河智链”,共探“山河新象”。
山河呼应 底蕴激荡新声
西安,十三朝古都,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记忆。从秦砖汉瓦的巍峨,到大唐盛世的繁华,这座城市的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她不仅承载厚重文脉,更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高地,以奔涌的硬科技浪潮不断激活城市活力。
长沙,楚汉名城,以其“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闻名于世。从马王堆汉墓的千年沉睡,到岳麓书院的弦歌不绝,这座城市在历史的纵深中沉淀,也在新时代中不断焕发出文化与产业的双重动能。
深厚底蕴与澎湃活力,在新时代长河中交相辉映,构成“山河新象”的精神底色。
智造碰撞 产业驱动新局
从“文化交汇”的千年智慧,到“智链共振”的现代光影,这两座以“智造创新”为新底色的城市,正在以“智链”为纽带,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西安,硬科技发展的先行者,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为代表的硬科技产业正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企业创新能力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持续增强。国家超算中心、光电子芯片平台、放疗设备龙头企业等,已构建起从底层科技到产业应用的多层创新生态。
长沙,以“智造创新”为硬核,工程机械、先进储能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群快速崛起。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城市治理与工业场景中深度融合,不断催生出新场景、新业态、新动能。
此次“双城对话”,不仅是“智造”与“硬科技”的碰撞,更是“科研”与“应用”的融合。通过实地调研、经验互通、观点交锋,双方将共探未来产业链重塑的新路径,聚焦“链”与“智”的深度嵌合,推动城市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非遗新生 文化滋养新韵
千年文脉生生不息,非遗璀璨夺目。
在创新加速的今天,文化传承也在寻找新的表达方式。
西安与长沙,以非遗为媒,以创意为桥,共同谱写一段跨越千年的文化“新生”故事。
西安的秦腔苍劲悲壮,鼓乐悠远高亢,皮影戏跃然纸上,剪纸、面塑、玉雕等技艺中,凝结着千年古都的审美与智慧;长沙的湘绣柔中带刚、湘剧婉转悠长,菊花石雕沉稳隽永,浏阳花炮制作技艺、浏阳夏布制作技艺、长沙棕编等活态非遗代表,尽显湖湘文化的灵动与创造。
如今,非遗不仅存在于博物馆与古街巷,也正被注入科技与年轻力,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从老腔与花鼓的韵律共振,到湘绣与皮影的技艺碰撞,从纸上到屏上,从指尖到算法,非遗在新时代语境中被重新激活,唤起一座城市对自身文化的重新感知与表达。
非遗不仅是文化的再发现,更成为双城链接的新方式,共探非遗活化传承新路径,共同描绘出属于“山河新象”的灵魂纹理。
这是一次“根”与“潮”的对话,更是一次 “智”与“链”的融合。
科技创新、产业跃迁、文化传承,三大维度挖掘特色、激发共鸣、碰撞智慧,寻求合作新机,经验互鉴,启迪发展新路。
7月14日-15日,相聚西安!
西安⇄长沙双向奔赴,共绘“城市新象”壮丽图景。
山河智链,逐新致远!
来源:红网
作者:常红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工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