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引力场丨从承接产业转移到价值再造的湖南实践

来源:红网 作者:吴公然 编辑:李丽 2025-04-24 11:34:1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湖南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的推动下,各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稳健而有力。

4月24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湖南引力场——产业转移中的湖南“链”接术》系列报道,讲述湖南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企业跃迁升级的故事。

3月29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在长沙开幕。.jpg

3月29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在长沙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吴公然 长沙报道

这是一次大考,更是一次机遇。

不久前,湖南首次“操盘”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在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竞赛中争到了一个好的起跑位。

这并非天上掉馅饼,而是湖南多年积累的一朝爆发。

2024年湖南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达4291家,到位资金约6800亿元。目前,湖南已培育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5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前列。

事非经过不知难。

从不东不西到又东又西,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被赋予“一带一部”战略定位的湖南,不断锤炼自身优势,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探索接得住、接得稳、接得好的湖南路径。

破“转移梗阻”:优化环境打造引力场

产业转移本质是资本用脚投票,哪里“土壤肥”“环境优”就流向哪里——市场化机制、法治化保障、国际化服务构成核心吸引力。

实际上,优化营商环境,一直是湖南的“一号工程”。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湖南连续四年稳居全国省级前十,位列中西部第一。

环境似水,企业如鱼。水的质量怎么样,鱼最有发言权。

自2019年长沙惠科落户浏阳经开区以来,惠科股份已4次在长沙加码投资。_副本_副本.jpg

自2019年长沙惠科落户浏阳经开区以来,惠科股份已4次在长沙加码投资。

“在湘投资总额已近380亿元,这份信心源于湖南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一流营商环境。”惠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杭井强说,“问题不过夜、服务不打折”的湖南“速度”与“温度”,让惠科第8.6代液晶面板项目仅用14个月便实现投产,并迅速成为行业标杆。

“株洲基地从首次对接到开工建设,仅用时50天。”一次项目建设,刷新了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若鹏对湖南营商环境的认知。他说,各级干部“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服务,让大家“背了双肩包就可以来创业”,全心全意投入到生产建设。

为了让市场主体“如鱼得水”,着力消除制约承接产业转移的堵点、卡点,湖南各地简流程、降成本、强服务,给企业发“通关绿卡”,让转移项目“拎包入住”。

视营商环境如生命,创新开设“法治护企直通车”,精心打造“永周到”帮代办品牌……永州致力将营商环境打造成为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金字招牌”。

帮助吉利汽车获得新能源出口资质,为韩国半导体智造项目量身定制融资综合支持和保税设备融资方案……湘潭经开区由当“保姆”向“保姆+专家”转变,为企业开展专业化服务。

在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上,湖南共承接省外转移项目337个,意向投资总额约3086亿元。

解“迁徙密码”:链群思维培育新动能

传统的产业转移,属于“Ctrl+C”与“Ctrl+V”游戏,产业转移承接地往往“招来哪个算哪个”。

在产业迁徙2.0版本中,产业转移不是简单搬迁,而是“量体裁衣”的深度重构,各地承接产业转移从“分散”到“链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开启了从“漫天撒网”到“精准有序”、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的新时代。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认为,既要敞开胸襟,积极承接东部转移出的项目,更从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出发,把单项的产业梯度转移变成强链、补链的区域协调联动,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

近年来,湖南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拒绝“装进篮子都是菜”,而是通过找准对方的需求和自身的优势,用链群思维培育新动能,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和集群式发展。

比如,近年来,江华瑶族自治县充分发挥湘粤桂三省接合部区位优势,积极承接电机产业转移,并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持续发展壮大电机产业集群。

图为湖南丰辉电机有限公司马达转子生产车间内,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新华社记者柳王敏 摄.jpg

湖南丰辉电机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流水线上作业,该公司位于永州江华。图片来源:新华社

曾是“零电机产业”山区县的江华,如今聚集了大湾区162家电机产业链企业,90%的产品配套大湾区,生产的智能小家电电机在全省市场占比超90%。

又如,衡阳立足衡阳籍在外从事钟表行业人员多的优势,主动承接沿海钟表全产业链转移,建设全产业链的衡阳钟表产业园,打造“世界钟表制造之都”。

截至目前,入驻衡阳钟表产业园的企业共142家,2024年园区产值达到50多亿元。

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正在成为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优势。

“上下游配套企业高度聚集,成为我们选择在宁乡投资建厂的关键因素之一。产业链各环节之间高效协同配合,无疑将为企业快速释放产能创造有利条件。”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鲍一说。

闯“未来赛道”:能级跃升驱动增长极

发达地区“腾笼换鸟”,将劳动密集型环节向相对落后地区迁移,这是产业转移传统模式,企业看中的是转入地低廉的要素成本,属于“低端平移”,产业技术水平一般不高。

然而,在3月底举行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上,这种印象正被颠覆。现场洽谈和签约的项目中,新兴产业或者传统产业的“升级版”占了多数。

坐拥承东启西、联结南北区位优势的湖南,并不满足于做原有技术和生产能力“简单平移”的承接者,而要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向上实现产业升级甚至跃升,开辟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赛道。

3月29日下午,以“湘聚智算 绿动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绿色智能计算产业专场对接活动在长沙举行。.jpg

3月29日下午,以“湘聚智算 绿动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绿色智能计算产业专场对接活动在长沙举行。

以绿色智能计算产业为例,在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绿色智能计算产业专场对接活动中,签约了14个重点项目,涵盖智能设备生产等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链关键环节,有望助力湖南在智能终端、绿色能源、先进计量等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东部地区将一般制造业转移到中西部的格局正在改变。”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认为,湖南等中部省份可以在材料、元器件、装备等方面进入计算产业中高端。

实际上,近年来,湖南在计算产业上动作频频,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契机,着力打造国家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先导区。2024年,湖南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规模达8520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1万亿元;到2030年力争产业规模达2万亿元。

除了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在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享受专场待遇的产业还有: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及北斗等,这与湖南建设中的“4×4现代化产业体系”高度契合,显示出产业底色相对传统的湖南,在产业转移的“浪潮”中趁势提升能级的雄心。

曾经,承接产业转移,拼的是政策和资源的优惠。比如,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凭借廉价劳动力和土地,吸引欧美制造业转移而来,部分外企的生产成本可以下降70%。

如今,在发达国家推动高端制造业回流、东南亚争抢中低端产业双重挤压下,承接产业转移不能再走拼政策、拼资源的老路,否则很可能陷入“恶性内卷”,而要拼服务、拼生态。

与其一味向外攀缘,不如先向内求,练好内功!

新闻多一点:产业体系构建跑出加速度

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对于湖南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意义重大,有利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势产业强链补链、新兴产业加速集聚、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湖南在承接传统产业转移过程中,注重转型升级而非简单平移,通过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和服务化延伸,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生。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常宁市湘南纺织产业基地承接广州增城、新塘牛仔服饰产业转移,从荒坡崛起为“牛仔之都”。

在优势产业上,湖南通过精准承接产业转移,持续强化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湖南形成了“链主领航、链长统筹、链生态赋能”的产业协同新范式。湘潭吉利汽车制造基地是典型案例,经过20年发展,已带动周边聚集80多家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企业,本地配套率超过40%。

湖南将新兴产业作为经济新动能培育的重点,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助力下,使绿色智能计算、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形成集聚效应。如,长沙市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是全国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中,唯一一个以“计算”命名的集群。聚集了中电长城、湘江鲲鹏、银河麒麟等1400余家骨干企业,其中国科微、景嘉微等企业的GPU、CPU芯片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湖南通过政策引导、产学研合作、金融支持等方式,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比如,长沙经开区已集聚视比特机器人、行深智能、镭目科技等1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其中,7家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随着“湘商回归”“校友回湘”等行动深入实施,加上自贸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的加持,实现要素聚合,湖南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未来可期,将助推“4×4”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跑出加速度。

相关链接:专题丨湖南引力场——产业转移中的湖南“链”接术

来源:红网

作者:吴公然

编辑:李丽

本文链接:https://hngx.rednet.cn/nograb/646948/68/1490120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工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