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埃安长沙智能生态工厂成为推动湖南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的重要力量。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阳 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曹开阳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湖南省汽车产量22.78万辆,同比增长235.49%,位居全国第8;新能源汽车产量14.41万辆,位次提升至全国第4。湖南排名提升,新能源汽车表现尤其突出。
如今湖南新能源汽车生产情况究竟如何?湖南又缘何能在新能源车赛道上加速?要取得进一步突破,湖南还需怎样“加电”?记者近日进行了探访。
新能源车爆发,湖南位次前移
在广汽埃安长沙智能生态工厂记者看到,物流车有序穿行运送配件,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运行操作,每隔53秒,便有一台全新的AION UT(鹦鹉龙)或AION S驶下生产线。这家去年投入正式运营的工厂成了湖南新能源汽车生产的重要增长点。
一系列数据诠释了湖南新能源汽车产量排名进位的细节。省统计局相关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湖南汽车产量为124.4万辆,同比增长30.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77.1万辆,同比增长38.3%。以此计算,今年1月至2月湖南新能源汽车14.41万辆的产量已达到去年全年产量的18.7%,按照四季度是最大产销旺季的经验推算,今年湖南新能源汽车产量极有可能再创新高。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湖南6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产业之一,也是当前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中,长沙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于2024年通过湖南省产业集群竞赛(初赛),目前筹备决赛中。”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秘书长郑桢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湖南新能源汽车产量的爆发,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广获消费者认同,另一方面更与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以及湖南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视与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
产业链齐发力,夯实产业基础
记者调查发现,完整的产业链对于湖南新能源汽车产量井喷功不可没。
目前,湖南聚集了比亚迪、广汽埃安、上汽大众、北汽福田、中车电动、北汽株洲、吉利等10余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还有博世、索恩格、中信戴卡、住友橡胶等重点零部件企业,构建起了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形成了新能源乘用车、客车、专用车同步发展的格局。同时,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先进能源材料等产业集群的飞速发展,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赋能。
明星车企为湖南新能源车产量激增提供了充足动力。如在比亚迪长沙工厂,“长沙造”的腾势D9创造了中国新能源豪华车型新纪录,获得年度中国全品类MPV全市场销冠,尤其是在30万元以上新能源豪华MPV细分市场中持续领先,彰显了其在高端市场的强劲竞争力;海豹05、唐、海狮05、驱逐舰05及秦Plus,也是市场热门车型。
广汽埃安长沙分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高涛告诉记者,通过全面复制全球灯塔工厂广汽埃安广州工厂的领先智造技术,广汽埃安长沙智能生态工厂具备高智能、高柔性、高效率、高质量和低碳环保的核心优势。一方面,依托广汽埃安在智能制造领域积累的经验和优势,通过导入成熟的平台、成熟的技术和成熟的生产方式,实现了生产的智能化、数字化及节能环保水平大幅提升。另一方面,通过迭代升级和工艺改善,在实现智能化的同时确保成本最优、品质最优。其中,被定位为“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或三四级城市家庭用车的AION UT(鹦鹉龙)就是该厂今年刚上市的全新车型,目前产销两旺。
吉利则坚持新能源与传统车型双轮驱动。目前,吉利湘潭工厂主要生产吉利星愿、吉利缤越、新博越。其中,吉利星愿是吉利银河系列首款A0级纯电车型,自去年10月9日上市至今仅6个月,交付已突破14万辆,持续刷新同级最快交付纪录。
引进研发机构,拓宽上升空间
湖南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一跃升至全国第4固然可喜,那么与领先者相比,还需要朝何方努力呢?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新能源汽车产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是安徽、广东、江苏。其中,安徽经验尤其值得借鉴——凭借比亚迪合肥工厂、奇瑞、蔚来等头部企业的带动,安徽此番以23.43万辆的成绩首次登顶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榜首。其产业链覆盖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如国轩高科)、智能网联等领域,形成“合肥-芜湖”双核联动的发展格局。
略显遗憾的是,湖南所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均为生产基地,属于子公司性质,没有汽车总部,因此大多只具备生产的功能,而没有从根源上具备研发的能力。这在产品的创新、迭代,以及应对市场变化的速度等方面,都不及拥有奇瑞和蔚来两家汽车总部的安徽。本土培育或引进新能源汽车总部成为当务之急。
吉利汽车湘潭制造基地党委书记程刚为湖南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具体建议:湖南要在新能源汽车竞赛中跑得更快,一是要支持新能源(含醇氢)商用车推广应用,积极推进醇氢经济新生态;二是构建绿色智慧出行生态,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智慧出行城市新形象,推广无障碍出行车辆,进一步体现城市的国际视野和人文关怀,彰显“幸福湖南”的包容性与温度。同时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多层次充/换电网络。
随着湖南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顶层设计,加快成立专家委员会,推动长株潭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打造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湖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以此次跻身全国四强为新起点,满“电”再出发。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曹开阳
编辑:秦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