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筑牢“新基建”,答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

来源:红网 作者:刘昱 编辑:陈乘 2022-05-25 18:21:02
时刻新闻
—分享—

_ONDMLS{8`_2E7VJ$TNDLGA.png

□刘昱

从怀邵衡铁路、长沙磁浮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到全省“五纵六横三通道”能源网基本形成;从五强溪等防洪控制性枢纽建成,到信息化网络覆盖全省……长久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省在交通、水利、能源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我省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但除了老百姓走在外面能看到的道路、电厂、水利设施等传统基建,一批集约化的大型数据中心、5G基站正在湖南拔地而起。这背后,是一场大型的“新基建”运动。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但也激发了数字经济的增长活力。如何把握好这一发展机遇,“新基建”成为了重中之重。

相较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与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连,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是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载体。这就意味着,“新基建”是一个紧扣未来、紧扣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于大局大势尤为重要,不仅要答好,更要答得出彩。

从短期来看,“新基建”一端连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一端连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不但能够激活企业的数字化改革需求,也能为各行业的数字化创新带来新机遇。加速布局“新基建”,能够发挥经济助推器的作用,稳增长保就业,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带来的冲击。

从长远而言,“新基建”概念从诞生伊始,它不仅承担着“稳增长”“促创新”的双重任务,还肩负着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使命。从这一维度看,依托着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升级,“新基建”能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进一步融合,构筑新经济发展之基,培育打造新动能,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而这,正好与湖南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谋而合。

实际上,湖南在“新基建”方面坚持规划引领,深度前瞻布局。2020年长沙市天心区106个重大“新基建”项目集体“云开工”,2021年“新基建”启动“六大工程” 15万个5G基站要建成,再到日前,《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名单(2022年)》得到公布……

从一个个工程、一串串数字中,我们不难窥见,在上层建筑的引领下,三湘大地上正在掀起一股“新基建”热潮。

布局“新基建”就等于布局“未来”,这一点,湖南看得很清楚。对此,基于实际需要和发展所向,湖南靶向施策,把“三力”——电力、算力、动力,作为了我省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撑”,这项举措有其深刻意义。

这里的逻辑在于,这三个领域属于管基础、管根本、管长远的领域,其中,算力决定未来,动力支撑我们的发展,电力是保障。同时抓好这三个方面对于加速“新基建”布局、追求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

如今,随着数据大爆炸,算力正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核心生产力。对此,首先,我们必须正视算力可能带来颠覆性改变的影响力,湖南想要打造“高地”,就必须提升算力。

大到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传统工业企业在5G、工业互联网的协助下,完成数字化蝶变,小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码、政务服务的使用,这背后涉及的数据收集、分类、整合、运算,都离不开算力。可以看到,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算力时代正在来临。

其次,电力不仅仅是提供基础能源的动力,也是连接多种能源、多方平台、多元用户的枢纽,是一种“托底”般的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发挥电力、算力的“双引擎”作用,以电力能源保障支撑算力提升,以算力提升反哺能源创新,推动各种新技术更快落地应用。

如果说电力和算力属于“固本之举”,那么动力就属于“长远之策”。其实,改革、开放、创新、内需这些都属于动力。因此,我们要以“新基建”为突破口,瞄准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持续聚焦科技创新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尽可能激发内生动力,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乘“时”而上,顺“势”而为。随着“三大支撑”不断强化,“新基建”在三湘大地上遍地开花,我们相信将有更多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被激发,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循环动能。

来源:红网

作者:刘昱

编辑:陈乘

本文链接:https://hngx.rednet.cn/content/2022/05/25/1131126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工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