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前驱体到回收——宁乡储能产业的“链式发展”之路

来源:红网 作者:赵翼鹏 编辑:韩阳 2025-10-10 15:25:3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赵翼鹏 长沙报道

在宁乡市工信局的二楼会议室内,一面墙上挂着的,是宁乡市产业链现状图。

在其中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现状图内,清晰描绘着宁乡储能材料产业链的闭环逻辑——从正极前驱体出发,箭头逐步指向正极材料、负极、隔膜、电解液、电芯、电池回收,最后再从电池回收指向正极前驱体,一条完整的产业闭环就此跃然纸上,每一个环节下方,都对应着在宁乡布局的相关企业及其产品。

过去数年间,这座未占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的中部县城,正以“链式思维”推进建链、强链、补链,悄然完成一场深刻的产业跃迁。

创新链:从“摇瓶子”到“开厂子”

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在宁乡的崛起,离不开一条贯穿始终的创新链。从基础研究到技术转化,从工艺突破到产品迭代,创新已成为驱动产业链升级的核心引擎。

这条创新链的出发点,是深厚的科研资源,这条创新链的落脚点,是雄厚的市场主体。

2008年成立的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今年5月26日成为全球首家三元前驱体出货量累计突破100万吨的企业,三元前驱体市占率实现全球第一,累计可为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电池材料,意味着全球约20%的新能源车都采用了邦普循环生产的电池材料。

邦普的故事宛如一个生动缩影,映照出如今宁乡携手科研资源共进、绽放产学研用的繁盛图景。

IMG_6551.JPG

中伟研究院。

中伟集团根据自身产业特点,聚焦先进功能材料,验证公司在银基、铂族等金属材料领域的技术、资源耦合协同性,成立中伟新银、中伟新铂、中伟新氢等新兴产业板块,拓宽产业宽度。

中科星城石墨自主研发的快充负极材料全球首发,第一个开发并获得量产应用,现已成为行业头部客户多款型号电池的首选。公司与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在技术研发、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专项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不断扩大自己的“人才圈”“技术圈”。

目前,宁乡已在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高端湿法隔膜、动力电池绿色循环等关键领域建立了技术领先优势,累计承担国家、省、市科技攻关项目21项,主导、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00余项。

如今,依托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和国家级企业研发平台,宁乡已实现20多项锂电池领域高科技成果在园区落地产业化,与中科院、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2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这条从“摇瓶子”到“开厂子”的创新链路,还在不断畅通。

产业链:既“抢先机”又“赢长远”

关于储能产业的未来,主流发展方向仍有诸多争论。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不同类型的储能电池加速发展,巨额融资案例也屡见不鲜。

在技术路线尚存变数的背景下,宁乡没有选择等待与观望,而是先以“多条腿走路”前瞻布局多元技术路径,再精准引入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起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储能产业链。

2022年,锂电池风头正盛,导致碳酸锂价格飙涨。储能业界便瞄准了具有资源丰富、成本较低和安全性较高等优势的钠离子电池,推进其产业化。

当行业风向初显,宁乡决策层就储能技术路线进行了认真分析研判,方向确定后便迅速行动,紧锣密鼓率队奔赴北京、深圳等地,与当地高校、科研机构及目标企业对接,为新一代电池产业落地展开前沿调研与精准招商。

IMG_6552.JPG

法恩莱特新能源。

调研与招商的成果转化也迅速在宁乡铺陈开来。

2022年6月,宁乡牵头成立长沙钠离子电池创新联合体,加快钠离子电池等前端技术储备。2023年11月,从事钠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发和生产的先钠科技落户宁乡。

今年9月19日,由中伟新能源牵头承担的湖南省2025“十大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的“宽温域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研发”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同时为常德昆宇、湖南钠邦、湖南宸宇富基等参与单位授牌,标志着湖南钠离子电池产业在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将加速推动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

宁乡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捕捉,并非偶然的灵光一现,而是源于一套深植于肌理的产业洞察与战略耐心,既能在风口初起时果断“起跑”,更能在技术未成前甘坐“冷板凳”。

宁乡市工信局局长张毅道出其中缘由:“从市委、市政府再到园区和各相关部门,宁乡聚集了一批‘懂经济、懂专业、懂工业’的人,他们会用产业链的思维抓工业,在发展中谋布局。”

于是,这样的故事仍在不断上演。

面对更安全、工作温域范围较宽、性价比更高的固态电池“风口”,宁乡“迅速作答”——2024年11月,法恩莱特全球固态电解质研发中心、中科星城石墨固态电池材料研究中心相继在宁乡揭牌。

面对氢能产业未来万亿规模的市场与长沙在氢燃料发动机生产领域的空白,宁乡再次“对题作答”——2024年3月26日,北京氢璞创能签约,全国最大规模的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落户宁乡;今年4月28日,湖南氢璞创能一期项目在宁乡正式投产,是全省首个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宁乡还通过湘商回归、校友回湘、转型招商等方式,积极招引行业龙头项目,延链补链,近年来也在不断对电池辅材、铜箔、铝箔、工艺设备等关键配套项目进行提前布局。

服务链:变“企业事”为“自家事”

细看时代浪潮,锂电行业早已成为横跨消费类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的超级产业生态,其代表的储能产业始终与“风口”一词紧密相连。

未占先天优势的宁乡,目前已成为国内少数拥有完整储能材料产业链的地区之一,实现年产值近600亿元,集聚了弗迪电池、邦普循环、中伟新能源等3家百亿级企业。

如今在其中抢占一席之地的背后,不是被困于资本与产品的角逐,而是将营商环境这一“关键变量”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宁乡构建“前端倾听—中端破题—后端跟进”的服务机制,推动“书记企业直通车”“市长企业接待日”等渠道高效运转,通过精准匹配用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助力企业加快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

截至2025年8月,宁乡市“书记企业直通车”“市长企业接待日”等活动累计接待企业超500家,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700多个。

IMG_6548.JPG

宁乡市“市长企业接待日”。

强化服务,优化产业生态。持续推动“极简审批”“千人帮千企”等机制常态化,并对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一月一访、一链一表”精准服务,助力中伟新能源、中科星城石墨等创建国家级平台,培育鹏博、法恩莱特等成长型品牌。

精准施策,赋能企业成长。通过相关政策实施,从用电、供地、金融、创新等七方面给予储能材料企业强力支撑,支持湖南邦普循环等8家企业申报电费补贴合计约3200万元,有效降低电价高的难题。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宁乡在储能材料产业的规模工业产值达347.3亿元,同比增长21.9%。

如今的宁乡,链式思维早已超越产业图谱上的线条勾勒,成为驱动一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逻辑,这里甘做长期主义的“栽树人”,始终坚持前沿思维、前瞻布局,抢抓产业风口,以创新实力深耕科研沃土,以精准招商填补关键环节,以贴心服务夯实战略定力,最终在储能产业中走出一条产业跃升之路。

来源:红网

作者:赵翼鹏

编辑:韩阳

本文链接:https://hngx.rednet.cn/content/646954/54/1534153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工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