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潮·创力|贾志光:从烫痕到勋章 他是制药装备的“柳叶刀”

来源:红网 作者:林佳妮 编辑:丁斯斯 2025-05-05 11:25:18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湘江潮涌,劳动筑梦。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红网时刻推出专题《湘潮·创力》,聚焦三湘大地上的劳动者群像。从轰鸣车间的“技术突围”到数字浪潮的“云端拓荒”,从稻田间躬身育良种的“泥腿专家”到实验室里点亮“中国智造”的科研先锋。记录奋斗者如何以“创”为笔,在高质量发展的长卷上写下力透纸背的答案。

_dsc2200.marked.jpg

贾志光在楚天科技生产车间内进行焊接作业。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林佳妮 长沙报道

楚天科技车间内,焊接技工俯身在焊接工装前,焊枪轻点,蓝色弧光照耀在一种很小的针管状零件上——这是一种超薄不锈钢灌针,是BFS等液体药物灌装设备上的核心部件,其直径2毫米,孔径1毫米,针管壁厚仅有0.5毫米,焊接时稍有不当就会导致这种精密部件报废。

现在,楚天科技一部分骨干焊工已经可以焊接这种精密部件,而在这背后,则是全国劳动模范、楚天科技高级机械调试工程师、焊接技术专家贾志光,与团队一起开展超薄不锈钢灌针焊接技术攻关,成功突破后,不仅打破了进口依赖,还进行焊接技术培训与推广。这是属于中国产业工人的“毫厘绝技”。

钢铁上的“显微手术”

“焊接是钢铁的缝纫术,细微的误差就是合格与报废的分水岭。”在楚天科技生物工程管道焊接室,贾志光指着图纸上的数据说道。

28年职业生涯锤炼出了高超焊接技艺,使得这位“焊接状元”锤炼出了高超焊接技艺,以压力容器这类特种设备而言,贾志光在楚天科技的焊接合格率在99.9%以上。

这份精准,源自近乎苛刻的自我锤炼。

1997年,贾志光在北京市房山区瑞峰建筑安装公司开启焊工生涯。第一次焊接直径2.2米供水管道时,由于初次上手经验不足,飞溅的焊渣在他手臂上烙下血泡,焊缝成型也不佳。

不服输的他拿着面罩观察老师傅的操作,发现“焊接姿势要像太极拳般稳,熔池控制要如绣花般细”,经过一段时间虚心请教、学习,最后他也能焊出完美的焊缝。再加上一个又一个项目上的焊接历练,贾志光练就了一手又快又好的管道氩弧焊打底焊接技术,并创下“单日氩弧焊打底焊接22个直径500mm焊口且100%合格”的纪录。

从焊工到“国际工程师”

2024年,韩国某生物药企车间里,贾志光带领团队一周之内就配合完成了30个罐体、28个机架、30个钢平台的吊运安装,令韩方大呼“专业”,但在管道系统安装焊接环节,韩方出于对焊接技术的疑虑,要求每天对焊接样品送检,查验合格后才能开始正式的焊接作业。

fd2c26daf923b953a358e292a0422f9.marked.jpg

贾志光在生产车间内检查即将发货的设备。

“开始一段时间我们每天都送检样品,全部都没问题。”随着工程推进,原本挑剔的客户主动取消送检流程——这份信任,源自贾志光团队的焊接实力。

从市政工程、石油化工、工程机械到制药装备,贾志光的职业生涯覆盖众多不同领域,而且始终与时代同频。

“工匠精神不是守旧,而是让传统技艺在创新中重生。”2013年加入楚天科技后,他参与了众多不同医药装备的焊接工艺升级和攻关;2023年,他和团队主导的“超薄不锈钢灌针氩弧焊技术攻关”,助力楚天科技BFS设备大步发展。

如今,担任楚天科技国际交付与服务中心高级机械调试工程师的他,已在越南、希腊、比利时、韩国、印尼等众多国家和地区成功实施了众多生物医药项目工程。

薪火照亮“工匠摇篮”

“参数不合规不放过、成型不美观不放过、工艺不清楚不放过。”贾志光是焊接高手,也是“焊接严师”。

_dsc2248.marked.jpg

贾志光(右)对楚天科技焊接匠人进行指导。

2014年到2025年这近十年,他在楚天科技和湖南长沙、益阳等地的职业院校兼任焊接培训师。他将车间变为课堂,针对生物医药装备焊接的特殊要求,开发出各类专项课程,培训了近千名专业焊接技术人员,培训合格率平均达到98%以上,其中不少学生已经成为各企业的焊接骨干。

“将自己的技能和经验倾囊相授,看着我曾经培训的学生走上产业一线,为湖南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做贡献,我感到十分自豪。”贾志光说。

从手握焊枪的学徒,到中国工会十八大的光荣工人代表,再到全国劳模,贾志光的履历写满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攀登之路:长沙市焊工状元、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五一”劳动节前夕,贾志光再次接到任务:前往越南实施生物医药项目。灯光下,焊枪划出的弧光依旧璀璨如星。

来源:红网

作者:林佳妮

编辑:丁斯斯

本文链接:https://hngx.rednet.cn/content/646949/97/1492995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工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