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6日讯(记者 胡芳)9月5日,在雨花经开区,创研智能科技集团全新智能工厂正式投产。同时,以“电力领域智能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为主题的技术研讨会顺利召开,来自产学研各界的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电力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创研智能科技集团全新智能工厂。
新工厂正式投产。
新工厂集研发、制造与测试功能于一体,具备年产值2.5亿元的生产能力,全线部署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AI质量检测和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从物料调度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由创研智能与中南大学联合开发的“边缘AI焊缝质量检测系统”已在车间投入应用,可实现焊缝缺陷的实时识别与反馈,将产品不良率从传统人工抽检下的百分之二降至万分之一水平。
产学研各界的专家与企业代表参观工厂。
产学研各界的专家与企业代表参观工厂。
产学研各界的专家与企业代表参观工厂。
“我们对产能的布局,始终以电力装备生产设备的‘技术迭代’为核心:扩产是为了新增智能加工单元、自动化装配线,以匹配风电、光伏配套设备的批量生产需求;而提质增效则是通过生产设备的深度改造,在核电主设备焊接设备上集成AI视觉检测模块,在电网断路器加工设备中植入能耗监测系统,在变压器油箱焊接设备里搭载工艺参数自优化程序。这种‘扩产+提质’的结合,本质是让生产设备与电力装备制造的‘精密化、高端化’需求同频,既保证‘能产出’的设备规模,更实现‘产出优’的设备性能,为电力高端装备核心部件的高质量生产筑牢设备根基。”创研智能董事长张人斌表示。
技术研讨会。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电力装备作为能源安全与工业体系的核心支撑,其智能化水平已成为行业竞争新高地。张人斌介绍:“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35%,每年研发投入均超过营收10%,已与ABB、西门子、施耐德电气、美的等多家头部企业形成稳定配套合作。”
尽管发展势头强劲,张人斌也坦言行业仍面临系统互通难、复合人才短缺、改造周期长等挑战。他呼吁构建“政府政策引导+企业自主投入+金融资源协同”的支持体系,通过专项补贴、技改信用贷等途径缓解中小企业转型压力。
此次新工厂的投产与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创研智能迈入规模化、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也为区域电力智能制造生态注入强劲动能。正如与会专家所言:“AI驱动制造精度革新,智慧工厂夯实产业韧性——我们正在见证一场属于中国电力高端装备的‘智造跃迁’。”
来源:红网
作者:胡芳
编辑:吴戍疆
本文为工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