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破“昂贵”偏见!湖南磁浮交通产业链“浮”摇直上

来源:红网 作者:胡芳 编辑:胡红叶 2025-09-22 11:21:2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芳 长沙报道

桥梁轻量化技术突破规范限值60%;长浏快线降本超20亿元;凤凰磁浮文旅游客量激增45.84%……湖南快速磁浮交通产业正以一连串硬核成果,宣告其在全国乃至全球快速磁浮交通领域的领先地位。

作为国内快速磁浮交通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地,湖南已构建起从核心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到全景应用生态的快速磁浮交通完整产业链。近日,记者随湖南省磁浮交通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走进湖南轨道集团技术中心、湖南轨道集团交通设计院和长浏磁浮快线建设一线,深入探访湖南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以系统生态重塑交通格局,为中国乃至全球磁浮交通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的“湖南动能”。

技术突破,攻克成本与速度瓶颈

“磁浮好,但能不能更便宜?”这是产业推广的核心难题。湖南的答卷是:用技术创新,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湖南轨道集团技术中心,一场技术革命正在悄然发生。6月20日,快速磁浮列车在挠跨比1/1500刚度桥梁上成功完成全尺寸满载达速试验,突破现行设计规范限值要求60%以上。

这项突破意味着,在同等安全和质量条件下,磁浮桥梁直接建造成本将大幅降低。

“简单说,就是以后建磁浮线,桥可以更轻、更便宜,但一样安全可靠。”湖南轨道集团技术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梁潇解释道。他们联合国防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中车株机等十余家单位,经过200余列次现场跑车试验,攻克了四大技术难题。

11.jpg

现场跑车试验。

“降本增效是快速磁浮交通产业的生命线,而桥梁轻量化又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我们首创的梁轨一体化结构体系,对磁浮轨道结构进行了颠覆性创新。这项技术的创新,将使磁浮整个造价减少10%。”梁潇告诉记者:“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实现快速磁浮每公里直接工程投资1.2亿元,2026年年底力争达到1亿元。”

技术创新是湖南磁浮交通产业最鲜明的底色。湖南已实现快速磁浮全套技术全国独有、关键核心系统供应全国独有,产业生态链条全国领先。

2.jpg

长沙磁浮快线。

从2016年国内首条快速磁浮线路——长沙磁浮快线投入运营,到2021年该线路最高运营时速提升至140公里,再到长浏快线设计时速提升至160公里,湖南磁浮交通不断实现技术跨越。

如今,湖南不仅握有全国独有的全套快速磁浮技术,更关键的是,它证明了磁浮不仅能“跑起来”,还能“跑得省”“跑得好”。

产业协同,攥指成拳打通全链条

搞创新不能单打独斗,尤其是磁浮这样的复杂工程。

湖南之所以能领跑,靠的不是一两个明星企业,而是一整套“产业军团”。从上游的规划设计(省交通设计院等)、中游的装备制造(中车、铁建重工等),到下游的运营维护(湖南轨道、长沙轨道),链条清晰、协同高效。

轨道上的长株潭。

在湖南省交通设计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向建军展示了湖南磁浮产业的宏伟蓝图:“湖南是唯一同时拥有核心技术及广泛应用场景的省份,已经前瞻布局了全省6条磁浮线路。”

2024年11月,省交通设计院划转至湖南轨道集团,补齐了链主企业设计短板,聚力打造集团核心智库与技术引擎。这一举措强化了从投融资、建设到运营的全链条协同优势。这步棋被业内称为“关键拼图归位”。

从“一根钢轨”到“整个系统”。“湖南方案”的强大之处在于其构建了国内最完整、最成熟的磁浮产业链。向建军说,“从图纸到列车,从建设到运营,所有环节本省都有高手,沟通成本低、协作效率高。”

据向建军介绍,省交通设计院参与全国50%的磁浮项目建设,以凤凰磁浮等标杆工程打响了“设计湘军”的品牌。

应用引领,示范运营叩开新市场

长浏磁浮快线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工程车辆穿梭不停。这条一期工程全长39.52公里的磁浮快线,起于黄花机场T3航站楼,止于浏阳集里站,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预计 2029年一期工程通车。

33.jpg

长浏磁浮快线施工现场。

22.jpg

长浏磁浮快线钢结构加工中心。

“长浏快线对完善长株潭交通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长沙轨道集团总经理助理、建设公司总经理钟可表示,项目建成后,浏阳与黄花机场30分钟可达,与长沙主城区1小时可达。

降本增效是长浏快线的另一大亮点。据了解,长浏线项目概算较可研估算核减20.4亿元,降幅16.33%。这一成果得益于《快速磁浮交通设计暂行规定》研究成果的应用,通过优化线路敷设方式、车站规模布局等措施实现。

钟可告诉记者:“长浏快线地下线比例极低,仅在引入机场时因必须下穿机场跑道才采用地下线形式,从根本上降低了工程投资。”在运维成本方面,磁浮线路约是同等级轮轨制式的三分之二,也具有明显优势。

3.jpg

凤凰磁浮。

4.jpg

凤凰磁浮。

凤凰磁浮文旅项目则开创了“磁浮+文化+旅游”的新模式,成为湖南磁浮产业的闪亮名片。2025年1至8月,共接待游客91万人次,同比增长23.83%。“五一”期间,团队游客量同比增长达到45.84%。通过低息贷款置换、“一岗多责”人才优化及精细管控,2024年运营总成本同比下降9%,2025年预计再降5.56%。

湖南磁浮交通产业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辉煌,更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联合央企国企资源,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速“出湘出海”的步伐。

从核心技术突破到全产业链布局,从省内场景应用到省外市场拓展,湖南正努力把快速磁浮交通打造成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湖南样本”,向世界展示中国磁浮交通的创新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胡芳

编辑:胡红叶

本文链接:https://hngx.rednet.cn/content/646943/66/1530002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工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