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株洲市委书记 曹慧泉
株洲是“一五”“二五”时期新中国重点布局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工业底蕴深厚、创新优势明显、产业体系完整,是湖南打造“三个高地”的主力军。近年来,株洲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大力传承“厂所结合”城市密码,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培育制造名城、加快建设幸福株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3年,全市制造业占GDP比重为32.1%,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超过40%,超过房地产成为第一大税源,全国先进制造业城市排名第36位,2024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排名第52位。
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中走在前
产业集群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形态,也是决定地区经济发展乃至影响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性力量。株洲立足优势特色,坚持优势产业锻长板,战略产业补短板,传统产业抓升级,未来产业抢布局,不断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3+3+2”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了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产业集群梯度发展格局。同时,株洲注重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北斗应用、工业软件、功率半导体等新赛道,努力化解“缺芯少魂”困局,天边的北斗正成为身边的北斗,获评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优秀城市。如今,株洲已经打造轨道交通装备、服饰、电力新能源与装备产业3个千亿集群,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入选国家级产业集群,醴陵陶瓷、硬质合金材料成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还有陆上风电装备、先进硬质材料、先进陶瓷、先进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等7个省级产业集群。
下一步,株洲将围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着力推进3大标志性工程,持续锻长板、扬优势。一是纵深推进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打造一批千亿产业、培育一批百亿企业、引进一批十亿项目。二是大力发展“新三样”产业,发展壮大北斗产业、培育提升低空产业、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产业。三是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大力推进服务型制造、提升园区发展能级。
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中作示范
株洲“厂所结合”模式,本质是以深度协同的“制造厂”与“研究所”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的有机融合和相互赋能。
近年来,株洲以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大力弘扬“厂所结合”模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抢占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四个制高点”,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在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支撑上走在前。目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3.4%,连续5年保持全省第一,创造了自主创新长株潭新现象。新一轮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3家已获批、1家完成专家评审,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66个,打造了轨道交通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力能实验装置、航空发动机冰风洞等大科学装置建设,攻克“卡脖子”技术80多项,120多项关键产品和零部件实现国产替代,大国重器成为株洲“土特产”。
继续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将主动融入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深入实施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4大标志性工程。一是提质升级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一批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二是探索创新成果转化株洲路径,持续开展“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以活动链接资源,以工作闭环推进项目落地,努力形成“高新区集中孵化,产业链承载园区落地转化”的株洲路径。三是持续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分类分级管理各类创新平台,争取在国家实验室、重大科学装置上取得突破。四是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形成“落地一个重大项目、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做强一批主导产业”的良好格局。
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中勇担当
这几年,株洲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体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国企、园区瘦身健体,健全“强激励、硬约束”机制,实现了项目、融资、人工成本三下降。园区加快向泛投资机构转型,亩均税收大幅提高。以降成本为核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服务企业“一降一升”行动,企业最关心的用能、物流、融资成本逐年下降,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积极回应企业家和群众关切,创造性建立不刁难企业负面清单、企业办事不求人等便民惠企机制,持续深化“制造名城”早餐会、“一把手”走流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改革举措,赢得了企业的好口碑。加速推动“一通道、一中心、两试点”扩容增效,开放活力持续增强。
株洲过去取得的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4大标志性工程,以不可移动的要素资源吸引市场上可移动的要素资源,打造预期稳、成本低、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一是打好产业园区运行体制机制改革攻坚战,坚持全市园区“一盘棋”,加强在战略、机制、能力建设上统筹,以生态塑造战略竞争优势,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提升产业和城市竞争力。二是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市场化转型,增强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三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以长株潭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持续实施“一升一降”行动,持续优化“三化一流”营商环境。四是推进开放发展平台扩容增效,推动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增量提质,提升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功能效益,推动株洲跨境电商综试区高质量发展。
持续用力打造“三个高地”,目标已定、路径已明,关键在干。株洲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当主力的政治责任,坚持问题导向,把牢价值取向,狠抓改革落实,持续提升城市产业、时空、治理、品牌竞争力,以实干实绩彰显制造名城高质量发展新担当。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曹慧泉
编辑:曹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