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衡阳,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打造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编辑:冯竞萱 2024-06-12 17:04:42
时刻新闻
—分享—

调机芯、装字面、装表针、套表壳……一批批机械表经过10多道工序后从园区企业下线发往国内外。这便是衡阳县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的日常。

近年来,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坚定不移把培育产业、发展产业、壮大产业摆在重要位置,钟表、陶瓷、小家电、衣鞋四大产业集群初具雏形,尤其是钟表产业集群表现亮眼,成功入选“湖南省产业集群竞赛胜出名单”“全省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目前衡阳县钟表产业已经发展成为集钟表研发、生产、销售、文化旅游博览于一体的钟表全产业链项目,不仅是湖南省重点项目之一,也在全国领先。

衡阳县的发展无疑只是湖南县城推进产业转型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衡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孙浩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衡阳县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围绕‘全链式兴工’的发展思路,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基础条件,以园区为主战场,以招商为主抓手,主动承接大湾区钟表全产业链转移,全力打造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

打造“世界钟表制造之都”

近年来,衡阳县根据衡阳市“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思路,围绕“时间”做文章,打造新产业格局。

数据显示,衡阳县籍在外从事钟表行业的人员达3万余人,为发挥优势承接产业转移,衡阳县投资50亿元建设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打造“世界钟表制造之都”。

衡阳船山时间谷钟表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灵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园区低成本建设,全方位配套。今年园区在衡阳松木电镀产业园租用8000平方米电镀车间,引进两家电镀企业,现已建成投产。目前,时间谷成表企业生产所需全部零部件均可在园区自主生产。

2003年,唐灵军南下来到广州,从事钟表行业。20年来,唐灵军在手表行业闯出一片天地,先后成立湖南盛世威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威得钟表有限公司,并担任全国钟表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衡阳县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事钟表工作的衡阳县人特别多,随着沿海产业往内陆转移,越来越多的老乡看到了钟表产业的机会。”2018年开始,以唐灵军为代表的钟表企业家,牵头召集湖南籍钟表企业家,将钟表产业转移到家乡,打造钟表产业园。

目前,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的产品远销迪拜、俄罗斯、印度以及欧美日韩等地区,日均生产成表30万只,园区内部就业2085人,带动周边外包就业3000余人。

为了做大做强钟表产业链,衡阳县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在装修补贴、搬迁补贴、设备采购、税收减免、贴息(免担保)信贷、物流和园内互采购补贴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做优做强。营商环境方面,该县实行“企业宁静日”制度,每月6至25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入园检查执法。同时,在园区实行“首错免罚”“柔性执法”等,打造全国承接钟表产业转移首选地。

据了解,今年,衡阳县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的厂房80%以上都已出租或售卖给钟表企业,基本形成边建设、边招商、同步投产运营的全新业态。

孙浩说:“我们发展钟表产业具有天然优势,第一是顶层设计和规划,衡阳县围绕钟表产业,立足于未来发展,满足企业发展的潜在需求,一张蓝图绘到底;第二是衡阳县毗邻珠三角,钟表产业工人和产业技术人才丰富;第三是区域内交通纵横交错,机场、高铁、高速等基础设施齐备,钟表企业的物流成本有比较优势;第四就是良好的营商环境。”

突破钟表机芯,放大产业链优势

“衡阳县以钟表产业园为依托,全力将钟表产业园打造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建成全国领先的钟表产业集群。”孙浩说。

在衡阳市南岳机芯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南岳机芯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组装机械机芯,赶制首批生产订单,这批机芯出厂后直接转给园区下游钟表企业装配,完成手表“一站式”加工生产。

据唐灵军介绍,这款NYB901机械机芯由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直径31毫米,摆轮频率高,动力强劲,储存大于50个小时。

唐灵军说:“衡阳县的钟表产业链,除了解决钟表生产配套的电镀工艺外,其在钟表机芯上实现自主技术的突破,放大了我们产业的优势,目前园区一些钟表企业已经开始批量订购南岳机芯公司生产的机芯。”

衡阳县顺势而为,围绕钟表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发展壮大钟表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朋友圈”,形成了钟表精密加工设备制造、机芯、表壳、表盘、表带等完整产业链,以及研究开发、外观设计、加工制造、试制检测、表面精细化处理等价值链,为衡阳县钟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我们成立了钟表产业链办公室,为产业发展提供专门服务。”孙浩介绍,“我们钟表产业的技术在全国比较靠前,钟表产业链条长,从表链、表壳、表带到机芯都在园区可以实现一站式研发、设计和组装,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品性价比高。”

2024年,衡阳县提出要加快钟表产业园企业入驻,力争新引进企业50个,实现年产值50亿元、年税收5000万元。

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向高端跃升

2024年衡阳县政府工作报告对自身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有清晰的认识,“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龙头型企业还不够多,产业链发展不成熟”。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和高端人才。衡阳县一位钟表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短期看,县城发展面临的是人才和高质量发展问题,但长期看,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挑战,“我们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从长远角度谋划产业结构的优化”。

采访中,多位钟表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衡阳县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目前从事钟表生产的企业多定位中低端产品,产品毛利率并不高,未来向高端产品跃升是必然趋势,也是努力方向。

唐灵军介绍说:“现在园区很多钟表企业研发总部暂时放在珠三角,部分钟表企业仍只是为沿海钟表企业从事代工,收取代加工费,毕竟沿海钟表企业转移到内陆还有一个过渡期。”

据了解,目前衡阳县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中的生产型企业占大头,大品牌的钟表企业占比相对较小,未来钟表产业也亟须升级。

一位熟悉衡阳县钟表产业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虽然我们企业具备了给国际名表企业代工的能力,但衡阳县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的钟表产品溢价还没有释放出来。”

孙浩透露:“我们目前生产多以机械表为主,未来要增加向电子智能手表方向发展布局,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价值。”

钟表产业发展也对高端技工人才提出了配套需求。为了解决人才短缺问题,目前,衡阳县也在想办法,一方面依靠湘南船山技工学校,以产教融合的方式定点培养钟表专业技工人才;另一方面完善引才措施,着力引进一批“学历高、专业精、能力强”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加强人才安居保障,着力破解人才瓶颈制约。

“现在钟表人才培养难点还是在技术娴熟度。例如一个合格的机械手表组装工人没有2~3年的技术训练,组装出来的产品良率不会很高。一些高端机械表生产,对组装工人的要求会更高,可能需要20年的技术沉淀。”唐灵军说,做大衡阳县钟表产业,未来还要在钟表高端技工人才培养方面下更多功夫。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编辑:冯竞萱

阅读下一篇

返回工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