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卷者:长沙——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长沙行动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张甜-网发 2023-09-18 15:58:01
时刻新闻
—分享—

9月1日,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在世界计算·长沙智谷举行。

山河智能挖掘机智能化生产线。

望城区大泽湖海归小镇。

建设中的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本版图片均由范远志提供)

张福芳

湘江,是最好的见证者。

2020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市先后考察了山河智能、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岳麓书院等地。习近平总书记关切的驻足、殷切的嘱托、深邃的思考,给湖南擘画了“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更给湖南留下一张恢弘的时代考卷。

从那时起,省会长沙作为重点答卷人,一路乘风,拾阶而上,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劈波斩浪、奋勇前行。

宛如游龙,其势滔滔的湘江为证——

长沙工程机械企业海外销售节节攀升,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岳麓山实验室全面实体化运行、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现入园办公、湘江实验室首批已入驻19个院士专家团队、芙蓉实验室取得新突破——湖南省四大实验室建设不断刷新“进度条”;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3年共有18项制度创新成果入选全省首批改革试点经验和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占全省的82%;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吹响号角、出台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

如今的长沙,已处在高质量发展重要节点和全新方位,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动力。

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长沙以“工程机械之都、智能制造之城、移动互联网第五城、中国芯片第四城”作答

8月酷暑,本是工程机械行业传统淡季。但淡季不淡,长沙工程机械企业海内外发货势头可喜。

8月4日,东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艘载运140台三一装备的巨轮起航,开往阿联酋迪拜的杰拜阿里港;同一时段,三一8台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成功交付印度最大吊装租赁公司。

8月8日,中联重科土方机械长沙基地、渭南基地及中联重科马来西亚子公司三路齐发,近百台土方机械产品火热奔赴马来西亚,刷新当地市场同类产品单次签约金额和交付数量纪录。

8月28日,随着满载高空作业设备的货车缓缓驶出长沙山河工业城,山河智能的电动剪叉、越野剪叉、履带剪叉、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等多款机型共100多台设备,奔赴欧洲、北美、南美等国家和地区。

今年1至6月,中联重科海外收入83.72亿元,同比增长115%;三一重工国际收入对公司总营收的贡献度超过一半,达56.88%,实现历史性跨越;铁建重工境外新签合同(中标)额达12.15亿元,同比增长34.65%。

值得骄傲的还不止这些。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规模已连续12年居全国第一,向着更高端、智能、绿色的方向发展。去年,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顺利通过工信部验收,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冲刺。

近年来,长沙始终锚定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不动摇,越来越多的工业厂房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灯塔工厂正闪耀智造之光。一个个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长沙实现接续发展,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正推动长沙工业经济勇毅前行,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产业集群得到蓬勃发展,长沙聚焦22条产业链建设,推进“核心+配套”集成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全链条、集群式发展,“1+2+N”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打造,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等7大千亿产业集群。

——转型升级全面提速,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长沙先进制造业加快迭代升级。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上云平台企业累计超过10万户,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项目)达27个、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5家企业入围中国智能制造50强,数量居全国第一;大力发展数字产业,数字经济总量4500亿元,占全省30%,2023年位居数字经济百强市第17位,跻身数字经济领域新一线城市。

——深耕智能制造,“三智一芯”产业布局基本成型,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获批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获批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成为国内唯一集齐了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四块国家级牌照的城市。

——市场活力不断涌现,如今,长沙A股上市公司86家,上市公司数量连续5年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今年8月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湖南116家企业入围,长沙占48家,数量居全国前列。

从率先全国吹响“智能制造”的发展号角,到首创产业链式的工业发展模式,再到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协同发展、齐头并进;无论是“首批‘千兆城市’”“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之名,还是“2022年新型储能十大城市之首”“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8”之实,制造业已成为长沙最鲜明的发展底色。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长沙以“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作答

“将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使之成为湖南现阶段创新驱动发展的第四项标志性工程。”今年6月19日,2023互联网岳麓峰会上,省委书记沈晓明勾画出这一新目标。

“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具体行动和重要举措。

2个多月时间里,在省委、省政府指导支持下,长沙精心组织调研、起草政策文件、专题座谈……把脉定向,快速推进。

8月2日,长沙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打响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发令枪”。

8月31日,长沙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传达学习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会议强调,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要协同推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4+4科创工程”、湘江科学城、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

9月1日,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举行。在首开式上,淡水河谷-中南大学低碳和氢冶金实验室、索恩格全球新能源产品和技术研发中心、蚂蚁集团中南研发总部等18个项目揭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湖南分院及产业基地、国检集团华中区域总部、360全国科创研发总部(长沙)等16个项目集中签约,湖南方锐达总部研发中心、大泽湖海归小镇研发中心、腾达全球研发及智造基地等6个项目以视频连线方式实现“云开工”。

湖南湘江新区的世界计算·长沙智谷,作为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区,集聚了湘江实验室、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等6大科技创新平台,将引进华为、中科曙光、中国长城等龙头企业超100家,建成算力规模达1000P的湖南公共算力中心,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夯实算力底座、构建产业生态。

一道道题目渐次答来,一个个项目落地开花。

芙蓉区加快建设长沙·中国隆平芯谷,努力建设世界级种业创新高地;天心区南部融城片区纳入湘江科学城集聚区,依托天心数谷、国家医学中心等,大数据、大健康产业持续发力;马栏山基地、科大金霞基地在长沙“一城一区三基地(湘江科学城,自贸区,马栏山、科大金霞、大泽湖基地)”中占据两席,开福区涌动无限可能;雨花区重点打造中部工程设计创新智谷、浏阳河数谷、油茶科创谷;望城区以大泽湖·海归小镇为核心,推进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大泽湖基地建设;长沙县松雅湖智算中心、海创中心将成为产业科创的策源地;浏阳加快建设湘赣边花炮转型升级示范区,探索“科创飞地”新模式,建设全球花炮研发中心;宁乡建设储能材料、工程机械和医疗装备成果转移转化承载区,争取晋级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不仅如此,位于长沙的湖南省四大实验室建设“跑步向前”。

岳麓山实验室全面实体化运行,项目新建建筑全面封顶;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现入园办公,重要节点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湘江实验室首批已入驻19个院士专家团队,布局了50个科研攻关项目;芙蓉实验室我国首家临床级无人值守全自动5G生物样本库建设完工……

湖南已开启了“最强实验室”之门。

可以说,一座“岳麓山”承载种业创新希望;一条“湘江”奔向智能未来;一朵“芙蓉”绽放“芙蓉国”——以四大实验室建设为牵引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长沙集聚、扎根。而四大实验室也必将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长沙以“深耕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作答

2020年9月21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内陆湖南,正式拥有了一片约120平方公里的改革开放“试验田”。

长沙片区占湖南自贸试验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是绝对的主力军、主阵地和主战场。

时光变幻,开放的指针划过长沙片区79.98平方公里地域,每一分、每一秒,都为这片奋进的热土带来变革和新生。

——开放机制更活。围绕“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中部地区崛起增长极”4大任务,长沙起笔绘宏图。获批成立近3年,长沙片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80项,其中4项正申报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33项入选省级首批制度创新成果、16项拟作为省级复制推广经验。

其中,“邮快跨”业务集约发展新模式,将货物通关时间压缩40%左右,帮企业降低综合运输成本25%以上,被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第25期)刊发推介,成为湖南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诞生的首个国家级案例。

海鲜混合规格进口监管模式,让海鲜在国外捕捞上岸后不分规格,统一运至国内分拣,极大提高海鲜存活率。波士顿龙虾从北美捕捞上岸到端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最快只需17个小时。眼下,全国售卖的波士顿龙虾中,约70%来自长沙片区的湖南连年有鱼进出口有限公司。

贸易便利化改革、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非经贸合作、金融开放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治服务保障……在湖南自贸试验区公布的47个第一批制度创新成果中,长沙片区贡献率达到70%以上。

——开放环境更优。翻开湖南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121项改革试点任务中,第一条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长沙片区对标国际一流自贸试验区,努力为企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数据的增长,是企业最真实的“声音”——截至2022年12月底,长沙片区实有企业3万余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300多家、外贸实绩企业近800家。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率先落地经营主体登记确认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健全冷链物流……长沙先后获批“中国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投资热点城市”,海内外投资者纷至沓来。今年上半年,长沙片区新设企业4035家,新引进项目85个,实现进出口总额584.9亿元。

——开放水平更高。近3年来,长沙做强自贸区、湘江新区及各园区、中非合作及重大会展平台,不断提升开放引领力;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协同战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RCEP等全球经济体系,持续提升开放支撑力;构建全球空中通道,打造“陆上丝路”枢纽,拓展通江达海体系,不断提升开放驱动力……

特别是今年来,“联动创新”成为长沙片区热词之一。今年6月,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管委会与海南省东方市政府签订湘琼合作共建产业园合作协议;同时,双方与三一集团、中联重科、湖南湘科3家企业分别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7月26日,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金霞经开区成为“协同联动区”,将与湖南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对接合作、资源共享,力争改革红利最大化。长沙片区将在创新、产业、通道、平台、政策等五方面全力提升联动质效。

长沙的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如今,长沙片区的目标更见坚定:到2026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00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50%、实有企业5万家、形成首创制度创新成果50项、新设立国际商务商事机构50个;建立“业绩共享制、政策集成制、改革备案制”3项制度……

时代之卷,仍在继续作答中。

路虽远,行则至;事虽难,为则成。

长沙作为答卷人,执高质量发展的如椽大笔,始终冷静认真地解答着每一个命题。

埋头俯首、一笔一画,“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长沙板块,渐次成型。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张甜-网发

阅读下一篇

返回工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