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5强国列车·常德篇丨绿能引擎驱动制造蝶变

来源:“学习强国”湖南学习平台 编辑:向宏鑫 2025-11-14 16:04:54
时刻新闻
—分享—

近年来,常德市锚定“三个高地”、推进“二次创业”不动摇,提质升级轻工纺织、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文化旅游四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数字产业、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制造三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向纵深发展,努力构建常德现代化产业体系。

3.png

常德经开区鸟瞰图(图片来源:常德日报智能媒资库罗勇摄)

产业链标杆

这其中,如何提升产业的“含绿量”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重要选项。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作为常德的三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已形成全链条特色产业发展格局。2024年,常德市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交出亮眼答卷:600余家链上企业共同托起超800亿元的总产值。2025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

金富力新能源2012年落户常德经开区,为巩固和提升在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竞争优势,公司打造高性能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智能制造车间,实现运行自动化、管理可视化、故障预控化、辅助决策智慧化。

作为金富力新能源产业链下游企业,石门县安德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拥有57项知识产权。公司近年将增加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全线投产后,预计年综合产值达60亿元。

2019年,专注于锂电池电芯产业的昆宇新能源在常德经开区成立,迅速成为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龙头。目前,企业的储能电芯产品占据全球通信基站30%份额。依托龙头效应,昆宇新能源的周边已聚集近20家配套企业。


4.png

昆宇新能源工人抓紧生产通讯用储能电池,其产品远销俄罗斯、印度等国家。

传统产业绿色转身

走进常德高新区中联重科塔机工厂,2.3万个传感器实时监测能耗数据。这座工信部认证的“国家级绿色工厂”,制造技术和制造过程绿色化率均超97%,人员同比减少30%,VOC排放同比减少60%。


5.png

中联重科智能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图片来源:常德日报智能媒资库)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常德卷烟厂将海绵城市设计与绿色工房理念完美结合,成为行业内唯一有预处理烟草特色工序的绿色工房、绿色建筑。


8.png

俯瞰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的联合工房(图片来源:常德日报智能媒资库刘颂 摄)

而在常德力元新材料车间,这家全球最大的泡沫镍生产基地采用闭环水处理系统,每年仅节水量相当于35个标准泳池。


6.png

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场景(图片来源:常德日报智能媒资库刘颂 摄)

葛洲坝石门特种水泥有限公司的转型堪称经典。作为一家年生产能力高达260万吨的水泥企业,公司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与生产经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累计投资2亿多元大力推进生产一线的环保升级和技术改造。公司仅利用纯低温余热发电一项,每年实现发电量4300万千瓦时。


9.png

青山绿水掩映下的石门特水工厂(图片由企业提供)

循环经济创新

在循环经济领域,常德企业也展现出惊人的创新力。湖南安福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塑料类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已形成从废塑回收到循环利用的生态闭环,在全国塑料编织袋细分市场做到行业第一。常德正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烟草固体废弃物“吃干榨尽”,再生一条产业链。这种变废为宝的产业“魔法”,正在书写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目前,常德已创建国家绿色工厂13家、绿色园区2个;省级绿色工厂37家、绿色园区7个。“十三五”期间,常德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超过20%,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十四五”以来,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超12%。绿色低碳成为常德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

从金富力实验室的前沿探索到昆宇车间的智能脉动,从力元泡沫镍的“中国芯”到葛洲坝水泥的低碳足迹——这座洞庭湖畔的城市,正以绿色制造为笔,新能源产业为墨,书写着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答卷。

策划:冯军 张劼夫

记者:夏孟琦 黄艺璇 殷沁汝

编辑:肖娟 彭鎔

“学习强国”湖南学习平台、常德学习平台 联合制作


来源:“学习强国”湖南学习平台

编辑:向宏鑫

阅读下一篇

返回工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