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首开区规划面积达220亩。金羽泽摄

建湘工业文化街区北大门已完成提质改造。朱南雁摄

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首开区。金羽泽摄

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首开区厂房。金羽泽摄

11月11日至13日,全国计量工作座谈会、全国产业计量融合发展会议暨第二届计量仪器装备展(简称“两会一展”)将在衡阳隆重举行。图为会场布置。朱南雁摄
曾愉捷金羽泽
秋冬之交,雁城衡阳,点亮全国计量领域的璀璨星空。11月11日至13日,全国计量工作座谈会、全国产业计量融合发展会议暨第二届计量仪器装备展(简称“两会一展”)将在这座湘南名城隆重举行。三场盛会交织,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时代画卷,徐徐展开于雁城的初冬清韵中。
“两会一展”选择衡阳,不是偶然的邂逅,而是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必然。衡阳,这座承载着深厚工业基因的城市,曾以“制造重镇”闻名遐迩,如今正以计量为新的支点,撬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这里,计量不只是刻度与数字的学问,更是产业升级的引擎、科技创新的血脉。从老工业基地的坚实土壤中,一座崭新的“计量之都”正悄然崛起——它连接着历史与未来,融汇着技术与产业,也凝聚着这座城市转型跨越的雄心。
这场汇聚全国计量智慧的高端对话,不仅将探讨计量技术的革新路径,更将见证一座城市以“精准”为墨,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衡阳,正以她独有的工业底蕴与创新活力,向八方来客递出一张闪亮的产业名片,与大家共赴一场以“精度”丈量未来的时代之约。
盛会聚力构筑城市发展新能级
共识早已凝聚,步伐坚定有力。今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便在衡阳召开首次筹备会,明确将“两会一展”打造为推动“以会展集聚带动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
筹备会上,中国计量协会与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第二届计量仪器装备展合作备忘录,为此次展会的顺利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什么是衡阳?答案藏在政策、产业与城市基因的深度共鸣中。
2024年,湖南省政府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签署合作协议,协同推进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建设。随后,“省十条”“国九条”等支持产业园建设的专项政策相继出台,从体制机制、要素保障、审批创新等多维度为产业发展赋能。
衡阳不负期待。规划8800余亩的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以“一区两基地”模式快速成长。其中220亩的首开区围绕“测量、计量、检验、检测”四大核心领域开展招商工作,已吸引36家企业入驻。园区还精准布局智慧城市、低空经济等新赛道,定向引入优质项目,强化产业集聚效应。
随着多个国家级科研机构相继落地,中检计量、广电计量、国检集团等检验检测认证领域龙头企业纷纷抢滩,一个覆盖研发、生产与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正加速成型。
乘此东风,“两会一展”的落地恰逢其时。这场国家级盛会将进一步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向衡阳集聚,为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注入全新活力。
本届展会选址也别具匠心。主会场坐落于由原建湘柴油机厂改造而成的建湘工业文化街区。这座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厂,曾是中国八大柴油机生产基地之一,斑驳的红砖墙、独具特色的苏式厂房,承载着衡阳深厚的工业记忆。
设计团队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对2万平方米厂房进行结构加固与功能再造,打造集会展、文创与科技体验于一体的复合空间。
在这里,计量科技与工业遗产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如衡阳这座城市的缩影,厚重历史与创新未来在此交织,旧厂房里正孕育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亮点前瞻科技引领产业创新之路
本届展会以“计量强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不仅在规格上创下新高,更在内容设计上展现出丰富的层次与张力。
据展会主办方、中国计量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展会已吸引220余家单位参展,布展面积达1.5万平方米,将集中展示近千种仪器、装备和计量测试技术,预计吸引逾万观众到场。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将带来最新科研装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将展示前沿计量技术应用,航空航天领域的专业机构也将呈现尖端成果。”该负责人特别提到:“川渝、江浙等仪器仪表产业发达地区更是组团参展。这将是我国计量仪器装备领域最全面、最先进的一次集中展示。”
全景覆盖的展示内容——展会设立五大展区,集中呈现从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计量技术机构到科学计量、工业测量、仪器仪表的全产业链条。量子测量、精密分析、工业CT等尖端成果将联袂登场,生动勾勒计量科技赋能千行百业的创新图景。
开放多元的交流平台——聚焦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八大产业方向设立分论坛,搭建起技术研讨、政策解读与产业对接的跨界桥梁,推动计量从支撑技术走向融合生态。
精准高效的资源对接——依托中国计量协会及各分支机构,邀请各级计量院所、检测机构和产业代表参与,并组织供需对接活动、计量产品“走出去”论坛、计量技术机构创新发展论坛、首发产品展示等系列活动,打造计量领域的资源对接平台。
“衡阳深厚的工业基因,为其打造‘计量之都’注入了独特魅力。”中国计量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通过“两会一展”,搭建一个汇聚智慧、链接资源、推动创新的高水平平台,共同推动计量产业升级。
未来图景以平台筑基,打造持续发展生态
“两会一展”的落地,为衡阳的城市发展与产业升级打开了全新窗口。
这场国家级盛会的举办,不仅填补了衡阳在高端会展领域的空白,更推动城市形成“月月有展会、季季有主题”的产业生态新格局,让会展经济成为推动衡阳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
以此为契机,衡阳正在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这幅产业全景图中,智能衡器计量产业不仅是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集群,更以其精准测量、标准引领的特性,成为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精度基石”。
围绕这一核心定位,衡阳将科技创新作为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融合生态,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精准赋能产业升级。
目前,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已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共建实验室,推动智能检测机器人、高端质谱仪等20余项成果转化。
南华大学也积极筹建智能计量学院,开设智能计量微专业,以“计量为本、智能赋能、产业融合”为特色,培养既懂计量科学基础、又通智能技术、更理解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与此同时,衡阳正系统布局一批高能级功能平台,助力计量向千行百业赋能。
一批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平台加快落地:国家油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南)已进入验收攻坚阶段,全省首个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也正式获批筹建,将分别为区域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和能源装备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计量技术的价值应用正不断拓展延伸。“全国阳光计量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平台”即将落地衡阳。该平台将推动计量技术从工业领域延伸至民生场景,让老百姓在日常消费中感受“秤准量足”的公平与透明,实现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以“两会一展”为新起点,衡阳正着力塑造“计量之都”城市品牌,将一场展会的爆发力转化为持久的城市吸引力与竞争力!
【精度·访谈】
南华大学
教务部副部长肖锡林
“两会一展”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衡阳建设“计量之都”,不仅需要硬件投入,更需要构建可持续的创新生态。我们正推动“智能计量+”专业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对接,与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共同建设计量公共实验平台,让高校成为产业创新的源头活水。未来还将探索更多“学科+专业+产业”的协同模式,助力衡阳打造计量人才培养与汇聚高地、智能计量领域关键技术创新策源地。
湖南航仪计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政府事业群战略拓展和投资总经理林佳歆
衡阳建设“计量之都”精准契合了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节拍。我们期待以此次展会为契机,与各方共同推进计量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我们愿分享在精密测量、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技术和经验,与更多产业链伙伴开展深度合作,携手攻克产业升级中的测量难题,让中国制造真正迈向“精准制造”新阶段。
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旷诗秦
展会并非终点,而是产业集聚的起点。我们将坚持以会展集聚带动产业集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加快建设计量标准共享平台,积极引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下一步,园区将重点完善配套设施、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招引高端人才、集聚头部企业、突破核心技术,推动形成更具竞争力的计量产业生态圈。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张甜-网发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