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斗应用,深度融入百姓生活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孟姣燕 陈娟 编辑:刘惟烜 2025-09-25 14:43:30
时刻新闻
—分享—

2025年北斗产业发展蓝皮书、北斗应用典型场景案例发布——

北斗应用,深度融入百姓生活

9月24日,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成果发布会在株洲举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北斗产业发展蓝皮书(2025年)》和《北斗应用十大领域典型场景案例集(2025年)》。从“天边”到“身边”,从“可用”到“好用”,北斗早已融入到千行百业。

“北斗+”融合技术体系形成,“北斗之城”先行先试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重要的时空基础设施。

经过31年建设,北斗系统性能持续优化,精度实现了从米级到厘米级的巨大跨越,授时精度达到纳秒级,为规模化、高精度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斗已构建起独特的‘本体+融合’技术体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冠宇介绍。

这一技术体系的形成与验证,离不开一批先行先试的“北斗之城”。以北京、株洲等为代表的第一梯队试点城市,扮演着“技术策源地”和“全场景试验田”的双重角色,并成功向全国输出先进技术标准,成为牵引北斗规模应用的关键引擎。

大众消费占比超七成,交通、通信成应用主力

蓝皮书指出,消费领域是北斗应用最广阔的天地,占比超过七成,已深度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2024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94亿部,其中约2.88亿部支持北斗定位,安装率高达98%,北斗功能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可穿戴设备市场异军突起,成为第二大增量市场。共享出行领域,全国近2000万辆共享单车(含共享电动自行车)的北斗安装率已接近100%,实现了精准停放管理和高效调度。

令人鼓舞的是,2024年北斗三号短报文公众商用试验获批,支持卫星短报文功能的手机逐渐增多,为在无地面网络信号情况下的紧急通信、户外安全提供了“北斗守护”。预计到2028年底,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将成为北斗应用的最大市场,合计占比将超过86%。

交通运输行业是应用的“主力军”,累计推广应用各类北斗终端超过3000万台套,覆盖了营运车辆、船舶、轨道交通、通用航空器等,显著提升了运输效率与安全水平。在方兴未艾的低空经济领域,北斗更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保障。2024年,全国实名登记无人机中约191.6万架支持北斗,安装率约88%。北斗为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提供精确、可靠的位置和时间信息,是低空飞行活动安全、有序开展的核心支撑。

在公安警备、智能电网、精准农业、应急减灾、通信网络同步等领域,北斗也发挥着“毛细血管”般的渗透作用,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变革。

生态繁茂,产业规模达到5758亿元

据蓝皮书统计,2024年,我国北斗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758亿元,同比增长7.39%。产业链条完整,涵盖上游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元器件,中游的终端设备和系统集成,以及下游的运营服务。从业人员近百万,企事业单位数量约2万家,呈现出蓬勃的创新活力。

产业的成熟也驱动着价值攀升。当前,北斗提供的米级定位服务已实现城乡全域覆盖,为大众应用提供了“普遍可用”的时空入口。而行业的深度数字化,对“更精准、更实时、更智能”的定位服务提出了刚性需求,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精度增值”跃迁。例如在智能驾驶领域,企业通过整合高精度地图、北斗芯片与云控平台,为高级别辅助驾驶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展现了北斗在高价值场景中的竞争力。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孟姣燕 陈娟

编辑:刘惟烜

阅读下一篇

返回工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