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北斗,绽放星空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冯竞萱 2024-06-28 12:45:40
时刻新闻
—分享—

6月27日,省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提升北斗产品供给能力等10项重点工作任务,携手推进湖南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北斗加速融入千行百业。

湖南是北斗技术重要策源地和创新应用示范区,聚集了国内北斗产业80%以上的核心技术资源。近年来,湖南把北斗产业列入重点产业倍增计划,全力推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项目合作、规模应用和产业集聚,优势资源加速向湖南汇聚。

逐梦星空,湖南何以异军突起?擦亮北斗名片,湖南又将如何发力?

上下游就在上下楼,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走进株洲椭圆时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的“直播地球”展厅,一颗蔚蓝色地球模型如梦似幻。通过手势识别,“地球”缓缓转动,各类综合感知数据一目了然。椭圆时空相关负责人介绍,卫星数据的接收传递离不开地面站,目前株洲地面站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预计7月正式投入运营。

作为第一家落户湖南北斗产业园的企业,椭圆时空是我省北斗产业发展的见证者。“上下游就在上下楼,工作推进很方便。”总经理万元嵬表示,椭圆时空主营卫星研制和运营,卫星部组件、总装、测试等环节都可在株洲北斗大厦找到合作伙伴。

从部组件研发、整星制造、星座运营到场景应用,在一栋楼内,商业航天与北斗产业生态链基本覆盖,在全国都不多见。

“产业主体之间连接越多、越强、越有活力,产业生态的生命力就越旺盛。”湖南北斗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深度挖掘已有企业上下游客户资源,按图索骥开展招商,把产业链条做粗,把细分领域做实。据了解,目前园区已汇聚上下游企业20余家,在产项目12个,已完成投资8.6亿元。

政策的“导航”齐头并进。近两年,省级、市级政府密集出台政策,将“建设北斗规模应用引领区”列为先进制造业高地标志性工程之一,我省北斗产业发展提速,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目前,全省北斗产业已基本覆盖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涵盖星载设备、北斗芯片、系统集成、行业应用等全产业链条,汇聚上下游企业500余家,形成了以湖南湘江新区、株洲经开区和岳阳城陵矶新港区为核心的北斗产业集聚区。数据显示,去年全省北斗产业规模约450亿元,增长18.4%。今年一季度,北斗产业营收86亿元,同比增长8%。

从天边到身边,“北斗+”赋能千行百业

在湖南湘潭钢铁集团,码头无人牵引车搭载5G通信和北斗系统,实时获取相对位置信息和环境信息;同时,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利用5G、北斗、AI等技术,指挥无人机实现高炉测温、电力绝缘端子巡检等工作。

经过多年发展,北斗应用早不局限于“导航”。从天边到身边,从消费领域到工业领域,“北斗+”正让千行百业焕发活力。

湖南是全国北斗应用先行先试省份,先后承担了工程机械、邮政物流、环洞庭湖、通航、林业空地一体化、无人机数字农业等6个国家北斗应用示范工程,赋能公安、应急、防灾减灾、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发展。

比如,在湖南(长沙)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北斗+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定位精确到了厘米级,已在全国400多个城市上千个驾考场使用;株洲建立起全国最大的列车安全防护防控系统,能够及时预警险情、规避险情;利用5G+北斗技术,湖南建成国内第一个覆盖全省空域的低空空域监视网,让低空飞行器看得见、喊得应、连得上。

依托技术策源地优势,一批技术和产品在细分领域快速崛起。如在卫星研制领域,我省小卫星整体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微小卫星发射数量居全球前列;在北斗终端领域,北斗手持导航用户机全国专用市场占有率超30%;在导航仿真测试领域,相关产品占据专用市场份额超90%。

根据省工信厅数据,全省已累计推广北斗应用终端超过95.4万台/套。其中,在公安领域配套北斗装备11.1万台,工程机械领域安装北斗终端超40万台/套,邮政车辆北斗应用实现100%覆盖。

“北斗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增长点。”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北斗产业深度融入数字经济,生态圈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步显现。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北斗规模应用范围,带动其他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湖南省北斗产业发展规划,以技术创新和规模应用驱动产业提质增效,将湖南打造成为全国北斗技术创新引领区、北斗规模应用示范区、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力争到2027年全省北斗产业规模达千亿级。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冯竞萱

阅读下一篇

返回工信频道首页